一月的贵阳,迎着新年的钟声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在贵州省贵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二标段的建设现场,依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长长的地铁轨道见证着贵阳轨道交通的发展,记录着建设者们的每个奋斗时刻。
范明东在施工现场。陈燕 摄
今年是范明东在中铁三局线桥公司奋斗的第18个年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铁道工程专业的他,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发展经营中,先后参建了成都北站改项目、两伊线、宜万线、北京地铁15号线,天津地铁3号线,南京地铁4、10号线,南宁地铁3、4、5号线,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等项目,为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二标段项目部项目经理,范明东既是团队的“领头羊”也是公司的技术达人。
“贵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铁施工环境复杂、地下水丰盈,土建采取了矿山法施工,轨道专业对原有施工工艺、施工工装、混凝土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保障了轨道铺设进度及施工安全。” 范明东说,城市轨道轨行区不可视、施工专业多,轨行区施工请销点复杂、交叉施工、行车和人工施工冲突、施工安全等不可控因素都会影响施工安全,针对本难题,项目部采用了专利产品“城市轨道智慧工地信息化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每个建设工期都要求对各阶段的人、机、料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难题进行研究讨论。
多年来,范明东认真研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攻克施工过程中的一道道难关。带领团队研究改进了地铁轨道道床块接头伸缩缝易偏、不直、防迷流端子高度不易控制等难题;利用管片滑槽研究新型走行轨支墩技术解决了盾构管片不让打孔与原施工工艺冲突问题,为企业节约了上千万元的新增设备费用,确保了轨行区施工作业安全。
作为团队的“领头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范明东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丰富的建设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一代的轨道交通建设者。
2020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城市轨道智慧工地信息化系统”获得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城市轨道智慧工地信息化系统”一等奖;主编的《提高单元道床块接头处一次性施工合格率》《地铁轨道施工门吊走行轨新型职称方式研究》分别荣获《中国质量》杂志社“2020年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赛”示范级成果和“2021年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第一期)”专业级成果。范明东也先后获得中铁三局“劳动模范”、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十二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阳市“筑城工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
范明东常说:“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我们要脚踏实地,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用奋斗解码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密钥,不忘初心,筑梦未来;笃行不怠,做时代的奋进者。”(陈燕)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glotoestudio.com. all rights reserved